今天备课的时候,我在思考一个问题。以前讲课的时候,有些时候学生感到很疲惫,我自己讲起来也很费劲。我反思自己,是哪里做得不好:难道是语气太单调了?有时候讲题学生没听懂,可能是语速太快了。甚至有时候为了活跃班级氛围,我给课件加了一些视频和小游戏,但是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。所以,对于不同的班级,该怎么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,我至今都还没有可行的办法。希望在后续的摸索中,能逐渐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,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我觉得我可能还得看许多教育学、管理以及心理方面的书籍才行,但是目前我还在看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。

  其次,以前我上的是初中课,现在马上要开始高中教学了。在观察了师傅和其他老师的课后,我发现,有的老师一节课上,学生听得聚精会神;而有的老师课上,学生无精打采、不知所措,所以许多学生开始自己做题,几乎不听老师讲课。而有些学生虽然在听课,但是我发现效率也不好。用比喻的话来说,那位老师将知识打成碎渣再灌进学生的嘴里,而且语言非常重复啰嗦,让人食之无味。我觉得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,对于新老师的我来说,一定要规避这些缺点。

  前面在读课标的时候,我发现里面好像反复在强调数学建模。而且课标里面的数学建模,我今天检索了数学建模的优质课,发现不是很多,但是老师讲得还是比较清楚。这个好像需要学生参与感较强,而且老师也要学会引导,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许多数据处理,以及方程修正的过程。

  最后,高一开始的第二节新课,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,集合的表示方法,特别是描述法,可能对于学生来说写法上有点抽象,而且有的PPT做得还不好,直接呈现结论,让人一时无法适应。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。